稳健的银行业是指有偿付能力的银行;稳健的银行体系是指占整个体系资产和负债大多数的银行有偿付能力。当然,有偿付能力的单个银行或银行体系,在未来经营中要持续具有这种偿付能力。银行的稳健与否是与其流动性风险有密切联系的。银行业的危机或者经营不稳健,最终表现一般都是流动性的丧失。保持流动性和维持偿付能力是银行经营管理的两个主要目标,实现流动性是银行管理的一个短期目标,维持偿付能力则是银行管理的长期目标。从流动性看,如果银行没有充足的流动性去满足各式各样的提款要求,那只好关门歇业;从偿付能力看,如果银行管理者不经常考虑维持一定的偿付能力,则很难实现保持一定流动性这个短期目标。
银行业稳健性风险的内在引致因素。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在金额、期限、风险和货币种类上,充当存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国外金融风险理论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作为中介机构的银行业内在脆弱性进行了深刻分析:(1)相对于贷款银行,借款人对其投资项目的风险性质拥有更多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在交易前后分别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对银行业的内在脆弱性具有决定性。(2)“囚徒困境”与挤兑风险。在市场信心崩溃面前,银行对挤兑的脆弱性源于其把对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即使一家银行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能力无可挑剔,但在客户竞相提取存款的情况下,也可能被迫以不利的价格对外融资或出售一些高质量的资产,从而蒙受损失。(3)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不当激励总是存在的。这是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坏帐增加侵蚀资本的重要根源。
银行业稳健性风险的现实引致因素。银行业由潜在不稳健向现实不稳健转变,尚需许多负面因素的催化。经济状况和政策是决定银行稳健与否的主要因素。其相关关系为:经济衰弱——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减弱——银行贷款质量恶化——银行资本和准备金水平降低——银行体系不稳健。财政税收政策同样会影响银行的盈利和及时核销损失贷款的积极性。货币政策的松紧也会对银行体系的稳健产生影响。银行是货币政策执行的支点,如果突然调高存款准备金、提高再贴现率等,会迫使银行迅速进行资产组合调整,从而影响其支付能力和流动性。假如此时银行没有足够的资产负债的灵活性来调整流动性状况,则会引发流动性危机,引起或暴露出资不抵债的问题。反之,过分松弛的货币政策也会造成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导致银行未来经营不稳健。此外,银行经营还面临外汇风险。比如,持有某种外汇资产的银行在这种外汇汇价下跌剧烈的时候,就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当然,如果银行自身经营无方、管理混乱、贪污、盗窃严重、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不良资产数额和比例恶性膨胀,银行业的不稳健或者银行业的危机无疑也是显而易见的。可见,经济状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汇价、银行经营管理状况等方面的不利性变化,都可能成为银行稳健性风险的现实引致因素。
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政府对银行业的安全与稳健更加关注。从正效应讲,稳健的银行体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金融、经济中仍旧起着神经中枢作用。作为存款资金的敛集者,信贷资源的分配者,流动性和支付服务的提供者,银行起着重要而积极的外生影响。从负效应讲,如果银行经营不稳健,一旦发生危机,银行则变为“消极冲击波”,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连锁反映,引发区域性或系统性的金融风波,从而导致整个经济的紊乱。
鉴于银行业的这种极端重要性,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无不倾尽全力维护银行业的安全。当然,这种维护主要着眼于银行体系的整体,而非个别银行。
通过银行业稳健性的定义和引致因素分析,不难归纳稳健性风险的一些基本特点:一、隐蔽性。银行资产实际价值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贷款,无法按市场价格定值;银行表外业务、海外业务和银行相关附属公司的并表问题,也使稳健性风险的衡量更趋复杂;不稳健的银行可能会掩盖或歪曲经营信息。这些都可能导致单个银行或一个银行体系非常不稳健,但监管当局、外部审计部门却难以及时发现。2、复杂性。一般只是从偿付能力这个静态的概念上来衡量银行业的稳健性,但是判断银行体系是否稳健还应考虑其资产质量、盈利状况及其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甚至外在事件的负面影响等。因此,对银行业稳健性的监测体系,除了一些数量指标外,还应包括一些必要的质量指标。3、加速性和传染性。一旦某家银行不稳健的信息披露,储户、同业、社会则往往会“落井下石”,导致银行加速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同时,一家银行出现稳健性风险,容易使存款人对其他银行丧失信心,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4、有度性。对银行业稳健性的预警指标设计和监管措施安排都要把握“适度”原则,指标值要求过低不行,监管过紧过松也不行。指标的设计既要借鉴国际惯例,又要适合本国实际。每项指标值究竟多少合适,都要考虑银行业自身质和量的规定性。5、层次性。从一般流动性不足到偿付能力不足,再到严重资不抵债,中间有一个风险层次和递进的关系。因此,可以根据银行自身质和量的规定性,将其稳健性风险划分等级。6、可控性。尽管引致银行不稳健的因素很复杂,至今也没有一套非常合理的稳健性衡量标准,但是采取谨慎的方法和制度性安排是可以对稳健性风险进行识别、预测、事中防范和事后化解的。因为银行危机爆发前,一般总是有先兆可寻的,监管当局难以断定的只是银行体系何时不稳健或何时爆发危机。
一般银行监管部门在实施监督检查时所采取的两种最基本方式,一是现场稽核,二是非现场稽核。非现场稽核是连续地收集和分析银行的各种数据和比例,来预警和监测一家银行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这些数据和比例常常与其他来源的数据和相关指标结合起来使用。尽管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不准确,但仍然有助于预测银行的不稳健性。如美国银行监督当局从事非现场稽核主要是使用一套“银行统一经营报表”,这些报表都严格按当局的标准填报。目的是要使监管当局便于分析比较,分析的工具是早期报警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通过银行资本、资产质量、盈利以及流动性来确定银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不良发展趋势。在联邦储备银行内,通常有专人负责单个银行不稳健性的预警与监测。他们把银行稳健性风险分成四类:目前经营正常的银行;可能出现问题的银行;已经出现问题需要小心观察的银行;有较严重问题的银行。这种通过计算机由专人对所有银行进行监测分析的早期报警系统,可以将银行的稳健性进行分类,使监管部门有时间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当前,多数国家金融监管当局开始并着手构建单个银行不稳健性的早期预警与监测模型,但是对银行整体不稳健性的预警与监测方面则比较薄弱。对银行业整体不稳健性的衡量,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1)内部资产负债累加法,即通过使用银行业总体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来估计系统资不抵债的概率。这一方法是把一个建立在单一银行特征上的模型运用到一个累加的整体银行上。如果系统总资产减去系统总负债,差小于零,则说明系统不稳健。(2)外部宏观经济相关法,即在整个经济的变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国际收支、财政收支平衡指标等和银行稳健性指标。(如利率、信贷总额等)之间建立起某种相关关系,据此来推断整个银行体系稳健与否。如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信贷过量增长,可能引起银行信贷质量下降,风险增加,最终有可能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不稳健。
任何银行业在不稳健性危机爆发之前,必先经过一个由孕育、发展到扩大的过程。通过对银行业不稳健性的监测方法的考察,实际上为日常的金融监管指明了目标和监管切入点。长期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在对银行业稳健性的预警和监测上,一直处于薄弱环节。这些方法对我国强化事前科学监管,有着很好的现实借鉴意义。
各国银行业兴衰存亡的实证表明,外部经营环境对银行业稳健性的保障不可或缺。这些外部条件包括:稳健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稳定银行体系的根本前提;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包括一整套完善的商业法律体系;有效的市场约束,即向市场参与者提供准确、及时且具透明度的信息,以使他们作出理性的决策;高效率解决银行问题的程序,为了保持金融体系的效率,应能要求无法达到监管要求的机构迅速并有效地退出,有时可通过资产重组、接管、重新注资、股东改组等形式增加银行的稳健性;提供适当的系统性保护机制,如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作用、健全的存款保险制度等,为金融市场注入信心保证,从而避免问题扩散到其他健康的银行,这也是防范银行业稳健性危机最后的、也是最有力的屏障。
上述外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否则,银行业保障体系将会由于外部条件的原因而“卓无成效”,银行业的稳健性依然会受到威胁。
由于银行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世界各国都对银行业实施非常严格的监管,都根据不同的国情设计并建立了银行业的稳健性保障体系。一般而言,银行业稳健性保障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银行面临的外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其中主要包括国际合作监管、中央银行监管、社会中介监督、行业自律监管和自我约束等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共同构成了银行业的稳健性保障体系。银行业的稳健性经营和健康发展乃至金融行业的整体安全有赖于上述五个层次的协调运作。监管者应该成为有序的联合监管,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而且应在具体的外部条件下有所侧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的稳健性保障体系尚有诸多不足之处。表现为:国际合作监管薄弱,对中资银行海外机构长期依赖于非现场监管,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也一直处于较低层次;社会中介组织对银行业的介入还不多且不规范;此外,我国在银行业自律监管方面刚起步。这样,银行业的稳健和安全主要靠中央银行的稽核监督和银行业内部约束来保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入,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银行业稳健性保障体系,已提上议事日程。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从国际合作监管、中央银行监管、社会中介监督、行业自律监管、银行自我约束五个层次出发,逐步构建我国银行业的稳健性保障体系。从短期看,则必须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管,强化银行的内部控制,并加强中央银行的稽核监督和银行业内部稽核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从而把银行系统的整体稳健性建立在每一银行企业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